被引排行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与股市波动率——来自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经验证据
李力;宫蕾;王博;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显著加大。本文基于1995—2016年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率和个股波动率的月度数据,首先从宏观层面构建门限VAR模型捕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市场波动率的非线性冲击,进一步基于微观企业角度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个股波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不仅会明显加大股票市场波动率,而且会使个股波动率提高,因为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意见分歧加大,同时市场悲观情绪增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每上升一单位,个股波动率平均增加0.37%。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和市场波动率加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对于股市波动率的冲击会显著放大,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我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以避免金融市场波动。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融资
林建浩;阮萌柯;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首次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融资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实际融资存在抑制效应。进一步考察企业异质性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1)从资金供给角度看,如果上市企业是投资回报率低、融资约束大的非国有企业并且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则资金供给方决策更为谨慎,导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实际融资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应;(2)从资金需求的角度看,投资需求大的企业会更加主动地寻求融资途径,因而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宏观经济不景气将降低企业的投资需求,进而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加强政策实施的可信度,建设信息沟通渠道,将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
QFII持股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来自上市企业专利及研发的证据
张惠琳;倪骁然;本文发现,QFII持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QFII持股使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增加,专利申请质量更高,研发投入增大。上述主要发现在处理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QFII持股能通过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和降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促进企业创新,而并没有通过提升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此外,QFII持股强化了创新产出对企业未来价值的正向影响。上述发现有助于从微观视角理解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成长和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金融知识、流动性约束与家庭商业保险需求
孙武军;高雅;使用CHFS(2011)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金融知识、流动性约束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通过Probit与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知识与家庭商业保险需求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家庭,商业保险需求越大;流动性约束与家庭商业保险需求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存在流动性约束的家庭会降低商业保险的消费;金融知识与流动性约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兼具这两种特征并不会影响其单独存在时的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多渠道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推广普惠金融并扩大覆盖面,从而提高我国家庭的商业保险需求。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收益
汪弘;宋登辉;陈立慧;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如何影响资产价格亦是学界、业界一直研究的领域。本文利用Baker等(2016)基于新闻报道构造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因子。我们发现EPU对未来3个月的股票市场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后,本文通过剔除一般经济不确定性的冲击,得到EPU的净效应。结果表明EPU对A股股票资产具有显著为正的溢价作用。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是中国股市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价因子。~((1))
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成本粘性
梁上坤;张梦婷;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会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运行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以2004—2012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探索了货币政策对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政策变化发挥了一定的调控作用;(2)区分公司面临融资约束的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政策执行效果存在个体层面的差异;(3)区分公司成本的不同组成,紧缩货币政策对非人力成本粘性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人力成本粘性作用则不明显,即紧缩货币政策下公司会选择优先调整非人力成本。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背景下成本粘性的管理层预期动因提供了经验检验和支持,并从融资约束角度拓展和深化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并购
汪弘;冯文伯;钟笑寒;并购是企业重要的资源配置行为,已有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国内较少有学者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并购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Baker等(2016)基于新闻报道构造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本文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企业并购的意愿和企业在完成并购时所支付的金额。同时,本文也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国有企业并购意愿和完成并购时支付的金额的抑制作用更强。
卖空约束放松与高管超额在职消费
褚剑;方军雄;自2010年开始施行的融资融券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其实施效果引起了研究者持续的关注。本文从公司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标的公司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卖空约束放松之后,公司管理层超额在职消费明显减少。在做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效应主要通过直接监督和间接改善信息透明度两个渠道实现,并且这一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高以及大股东掏空程度较严重的情形下更为明显。以上表明,卖空机制具有约束管理层的外部治理作用。
婚姻状况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经验证据
段军山;洪榕;吴倩雯;梁伟星;通过挖掘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婚姻对于风险资产参与具有正向影响,即已婚者比单身者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资产;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风险资产参与率提高;家庭人口数对风险资产(房产)参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股票参与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参与风险资产;已婚者比单身者更倾向于投资性房产,男性更多地参与投资性房产;当综合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时,发现已婚女性决策者比单身女性决策者更少地投资风险资产;在不同年龄分组情况下,婚姻状况对风险资产参与度有显著影响;在每个教育程度分组中,已婚都比单身更多地参与风险资产。
限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是否改变了IPO抑价的反应模式
唐齐鸣;陈辉;马丽;使用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的新股发行数据,通过实证检验表明,限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会显著提高IPO抑价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与限制涨幅政策的交互效应后发现,与不限制涨幅时相比,限制涨幅时的IPO抑价率对短期市场气氛、公司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反应模式都有明显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减弱不仅可以降低IPO抑价率,还会减小声誉对IPO抑价率的影响。